您现在的位置 : 网站首页 > 滚动 > > 列表
住建部定调!大规模棚改,彻底终结了!
2023-07-12 11:57:07   来源:数字财经智库

一些人心心念的大规模棚改,不会来了!

01

住建部定调,防止大拆大建


【资料图】

7月7日,住建部下发《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》,内容中提到坚持“留改拆”并举、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,鼓励小规模、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,防止大拆大建。

实际上,在几年前,住建部就提出了“防止大拆大建”。在2021年8月,更是下发《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“除违法建筑和被鉴定为危房的以外,不大规模、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,原则上老城区更新单元(片区)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%”。

既然早就下发了“限拆令”,为什么还要再次发通知强调一遍呢?原因很简单,因为一些地方开始变相的走回棚改老路。

疫情三年来,楼市跌入低谷,各地明显着急了,特别是对土地财政依赖比较大的城市。在降利率、降首付等各种利好政策都使用完之后,它们又盯上了被称为楼市终极大招的棚改。

2022年6月,河南郑州发布了大棚户区改造项目房票安置实施办法,成为首个采取该安置方式的省会城市。

随后,南京、南昌、厦门、无锡、昆明等近30个城市跟进,相继推出了房票安置政策。直至今年7月6日,泰州海陵区仍然发布了房票安置政策,被征收人拆迁后如果打算再买房,可以使用“房票”购买新建商品房,有效期18个月。

在3个月内使用房票购房,给予房票购房使用金额部分20%的奖励;4-6个月内使用,奖励16%;7-18个月内使用,奖励12%。

这个力度可以说是相当大,等于是3个月内买了100万的房子,可以获得20万的奖励,相当于打了8折。而且你自己不想买,房票还可以转让一次。

房票安置本质上就是“货币棚改”,这么多城市加入房票安置,无异于走回了老路。今年5月,“21个特大及以上城市允许棚改”的消息刷屏,虽然只是一个假新闻,但却带动了房地产股大涨。

毫无疑问,这次住建部再次定调,就是为了防止各地在实施城市更新时变形走样。

除了在政策上不支持,在资金上也是如此。棚改是需要大量资金的,过去货币棚改是地方政府向政策性银行借,然后政策性银行又向央行借(PSL)。

央行的数据显示,从今年3月末到6月末,抵押补充贷款(PSL)余额逐月下降,从31291亿元下降至29896亿。这就说明对棚改的支持力度逐渐下降,大规模棚改就更不可能出现了。

02

楼市核武器为什么不用?

始于2014年的货币棚改,可以说是效果惊人,带动了房地产市场,以及上下游几十个行业的繁荣,也让房地产成为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。同时,也让货币棚改有了楼市核武器的称号。

那么,既然效果这么好,为什么不用呢?

首先,不得不说货币棚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“发明”。政府拿出一块地,建房子、商场、医院,吸引人才入住。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,有了人才,就能吸引企业入驻,这样一来,买房的人又能找到工作,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。

这可以说是一个多方获利的事情,老百姓改善了居住环境,有了工作,企业有了人才,发展也更快,而政府通过卖地获得收入,还有企业纳税。

然而,就是因为效果太好了,导致“货币棚改”被过度滥用。各地疯狂大拆大建,导致被动式住房需求爆棚。多少人“房户分离”,自己常年在一二线城市工作,为了不错过房价上涨的大潮,跟风在老家的城市购买了房子,但实际上根本就住不上。

土地太好卖了,所以地价越来越高,房价被迫推高。房价越来越高,老百姓都觉得有钱赚,于是,大家手里有钱都不干其他的了,全部用来买房。即便是没钱,也要凑齐六个钱包上车。

最终的结果是还没上车的年轻人已经买不起了,看不到希望选择了不结婚,不生娃。而勉强上车的年轻人又背负着巨额的房贷,压力巨大,不敢消费,不敢多生娃。所以,我们的出生人口持续下滑,这就是高房价带来的后果。

早在2016年,“房住不炒”就已经提出来了。就目前的形势来说,只会不断夯实这个定调,不要再指望大规模棚改的出现了。

03

楼市会有史诗级大招吗?

从2022年开始,全国各地就陆续推出了各种救市政策,进入2023年也没停止。

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,上半年,全国各地已有超百省市(县)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超300次,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限制性政策已基本取消。

效果怎么样呢?3月有短暂小阳春,第二季度再次降温。1-5月,全国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回落,6月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超20%。在价格上,上半年重点百城新房价格横盘,而二手房价格已连续14个月下跌。

在土拍市场,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下降均超三成。这就让房地产开发投资上也连续多个月下滑。毫无疑问,目前的楼市依旧比较冷。

面对这种状况,很多专家和大V都很着急,提出了不少的救市建议,甚至放出史诗级救市大招。但所谓的史诗级大招,无异于走回头路。

7月10日,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通知,将去年11月11日发布的“金融十六条”部分政策延期一年,这里面的“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、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”以及“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”,都涉及开发商的生死存亡。

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到,救市非常克制。当务之急是保交楼,恢复市场信心,否则任何激进的救市措施,都无济于事。

以时间换空间,逐渐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,短期内防止大跌,长期防止大涨,这或许目前的楼市态度。不要再指望什么史诗级救市大招了,不会有了。

标签:

上一篇: 19位竞买人争夺一块地,中铁建超61亿元竞得上海闵行宅地
下一篇: 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