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后初晴,在铜仁市思南县文家店镇龙山村的一户民居前,《雪花飘飘》《姊妹进花园》《贺新春》等传统花灯剧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这里赶了!”“那里要低下去!”一位手拄拐杖,发须花白的老人眼神紧随着演员们的动作,不断发出指令。
他,就是刘胜杨。
1936年出生的刘胜杨,今年已是87岁高龄。他的父亲刘昌凡是著名的花灯艺人。打从7岁开始,刘胜杨就跟随父亲学习花灯戏。
他的花灯戏,扎根农村、服务村民。
与许多花灯戏登台表演不同,刘胜杨和花灯戏成员常常是带着服装、道具,肩背大背篓、大背包,走村串寨,专为村民们表演。“尤其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‘闹元宵’的时候,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了。”在老人的记忆里,过去就算交通不便,他们也会走路到处去表演。新年“跳灯”(跳灯:花灯戏表演的俗称)是最重要的大事,在唱演中,刘胜杨和演员们为村民送上欢乐,也送上新年的祈愿和祝福。
2007年,刘胜杨荣获贵州省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思南花灯戏)代表传承人”;2013年,他荣获“思南花灯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”荣誉称号。
肩负荣誉感,刘胜杨将培养花灯戏传承人作为自己的使命。“我们家族的花灯戏传到我身上,已经是12代了,我要把它继续传给下一代。作为传承人,我更有把花灯戏保护好、传承好的义务和责任。”多年来,刘胜杨带出了徒弟、徒孙、徒侄近百人,他的儿子、孙子也都学习花灯戏,会跳花灯戏。他的“花样年华”仍在继续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胡静 赵文菂 刘方鑫 张睿
编辑 李娟
二审 刘娟
三审 闵捷
标签: